“民以食为天”,那么就说明“饮食”这件事情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饮食这件事上也是有各大菜系,不同菜品,但是日常饮食过程中带来的口腔问题和牙齿问题却只有一种人可以解决——大夫。今天就说说这个贯穿人的一生的口腔健康护理问题,当然不同的年龄段也有着不同的口腔健康防护重点,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口腔健康的保健应该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做。 01 一、3岁以前的婴幼儿时期口腔保健如何做? 1、自打小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自打小生命喝上第一口母乳开始算,每一位家长就应该做到每天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首先是为了有效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称“鹅口疮”)。因为鹅口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婴儿的免疫系统弱、人工喂养时的奶嘴消毒不干净、以及母亲哺乳器官感染念球菌造成的,导致的后果是孩子哺乳困难、进而影响营养吸收。 2、待门齿萌出后,家长依然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不用使用牙膏清水即可,这也是为了预防孩子出现龋齿现象。 3、待孩子多颗乳牙萌出后,家长就可以使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确保清洁上下颌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预防出现奶瓶龋、邻面龋等龋坏现象。 4、孩子乳牙萌出之后的1周岁以后,就需要养成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含着装有奶水的奶瓶,尤其不能含奶瓶睡觉、也不能使用奶瓶催睡这种方法,否则睡眠期间的孩子会因为牙齿上残留的奶垢造成婴幼儿奶瓶龋。 5、孩子1周岁后应杜绝使用奶瓶喂养,即使使用奶瓶的,也要在奶瓶中只装白水。这是为了一要养成孩子喝白开水的习惯,二是要为了改变孩子喂养习惯,为孩子随后增加辅食喂养创造条件。此时的孩子应该采用杯子或勺喂含奶水。 6、孩子在1岁半到2岁应彻底停止使用奶瓶喂养。因为长期用奶瓶喂养的孩子,一是容易发生牙齿龋坏外,二是会发生牙齿畸形,三就是影响咀嚼能力和功能的发育。 7、婴幼儿应该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的6个月,就拜访牙医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如果孩子已经发生龋齿疾病等其他口腔问题应及早诊治。而且要保持6个月一次的正常规律性口腔检查。乳牙护理误区不能踩,那么护理乳牙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02 二、3~6岁的学龄前儿童应该做好哪些口腔保健? 先说日常饮食: 让孩子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是一来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二来是锻炼孩子口腔颌面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需要在养成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上,尽量在三餐外少吃零食。这是为了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因为大量的零食含有淀粉或者糖分,以及粘度高,经常会在咀嚼时出现零食残屑附着牙面、嵌塞牙缝的问题,如果孩子不能有效及时的清除干净,就会长此以往形成龋齿。 再说日常清洁: 待3岁开始,大部分的儿童动手能力和四肢协调性明显增强,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开始正确刷牙,早晚两次不可少。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使用儿童含氟牙膏预防龋齿,且不可只是用漱口水或清水漱口,以及使用成人牙膏。而且家长需要使用牙线给孩子清理牙缝间隙的食物残屑,当然家长也要让孩子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这个时候的孩子还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正规医院进行牙齿涂氟和窝沟封闭,这两个防龋方法前者是增加乳牙的抗龋能力属于全口涂氟,后者是增加乳磨牙和后边萌出的六龄齿的抗龋能力。而且牙齿涂氟需要每3~6月就进行一次检查或再涂氟,窝沟封闭也需要每年在检查口腔的过程中确定是否封闭剂完好。 |